發布時間:2025.04.24 點擊:310 次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家長們常常會關注到孩子的肢體協調性。當發現孩子走路容易跌倒、動作笨拙時,不少家長會疑惑:這是不是感統失調的表現呢?
感統失調,簡單來說,就是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不能在兒童大腦神經系統中進行有效整合,使身體器官的運作不協調。孩子肢體不協調,確實可能是感統失調的一種表現。
從感統失調的具體表現來看,多個系統失調都可能引發肢體不協調。
前庭系統失調的孩子,平衡能力差,走路時容易跌倒,還特別好動,無法長時間保持靜坐,上課小動作多、注意力不集中,方向感也較弱,容易分不清左右。
本體系統失調的孩子,動手能力差,肢體協調能力不佳,難以完成精細動作,像扣紐扣、系鞋帶都成問題,對速度的控制能力也弱,跑步不能及時停止,跳繩、游泳等需要協調性的運動做起來很笨拙。
不過,孩子肢體不協調并不一定就是感統失調。缺乏鍛煉、營養不良、缺鈣等原因也可能導致這一現象。
那么,家長該如何判斷呢?如果孩子不僅肢體不協調,還伴有觸覺敏感或遲鈍(如不喜歡被人碰觸、對衣物材質挑剔)、視覺或聽覺異常(閱讀跳字漏行、忘記別人說的話)、情緒不穩定(易怒、易哭)、社交障礙(不合群、抗拒交流)以及學習困難(寫字慢、計算能力差)等情況,那感統失調的可能性就比較大。
贊(0)
踩(0)
本欄目主要介紹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哪些,有助于家長辨別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感統失調.了解感統失調的表現,就找優佳加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