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2.11.07 點擊:1942 次
很多家長了解到,感覺輸入對孩子發展很重要。如果在感覺系統發展關鍵期,孩子缺失足夠的感覺輸入,會導致其大腦的相應神經通路發展不暢,使身體各部位接收到的感覺刺激無法傳輸到大腦,出現各種感統失調行為。那么小孩子感統失調有哪些表現?
我們身體感覺的形成,以及做出適當反應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就可能出現失調反應。因此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也體現在方方面面。生活中,感統失調孩子會對某些感覺刺激出現過度敏感或過度遲鈍的情況:
·運動及身體姿勢
孩子平衡感差,不喜歡玩秋千、旋轉木馬,或者坐車時總是暈車、焦躁不安,覺得很不舒服;
孩子平時好動不安,運動時肢體不協調,比如做操四肢笨拙、做球類運動時眼手不配合;或很討厭身體伸展的感覺。
·視覺
孩子特別畏光,與人說話時沒有注視;不能集中注意看某樣東西,經常分神;
孩子喜歡看燈光、日光,平時很難注意到細節的變化,對事物辨別能力較弱等。
·聽覺
孩子會抗拒一些常見聲音,比如吸塵器、空調聲等。孩子還可能會在參加吵鬧的活動時表現出異常焦躁不安,參與活動后也很難平靜下來;
孩子注意不到類似鬧鐘的聲響,對他人的話充耳不聞,不聽指令。
·觸覺
孩子過度“潔癖”,不愛玩沙、捏泥;在拿了日常物品后,會趕緊擦手或是把手指緊握在一起;對溫度變化特別敏感,不喜歡洗澡、理發,對他人的觸碰感到不自在;
當有人觸碰時,沒有任何反應,或者他經常坐立不安,手指不靈活,常抓不住一些很容易握住的東西。
12歲之前是兒童感統發展的關鍵年齡,也是大腦可塑性最高的時期。在這段時期,家長們如果發現孩子有感覺統合異常表現,要及時給予幫助,盡早調整和糾正是有效且最節省時間的措施。
贊(1)
踩(0)
本欄目主要介紹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哪些,有助于家長辨別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感統失調.了解感統失調的表現,就找優佳加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