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感統失調有哪些癥狀
發布時間:2021.07.26 點擊:2610 次
在育兒圈里,爸爸媽媽們總會不經意的聽到“感統失調”這個詞,什么是感統失調呢?
兒童感統失調有哪些癥狀?根據相關數據統計,現代化都市家庭中,感統失調的孩子高達85%以上,其中約有30%的孩子為重度失調,需要特別重視。
感統失調簡單來說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。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,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,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。
感統失調中最重要的三大感覺失調分別為前庭平衡失調、本體覺失調和觸覺失調。
前庭平衡失調——大腦雷達失靈 身體形象不佳,比如看書的時候一會趴著、一會坐著、一會躺著,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腦袋處在不同的高度上;
經常過于興奮,到處瘋跑,滿地打滾;
笨手笨腳,總是跌倒或碰倒東西,但都不是出自孩子自愿;
容易失去平衡:爬樓梯、騎腳踏車、踮著腳尖往上伸展、跳躍或是單腳站著的時候很容易失去平衡;動作不協調,甚至可以說是笨拙。
本體感失調——“身體地圖”失效 缺乏自信,消極退縮,不敢表現;
爬高、討厭雙腳懸空、不愛玩游樂場的大型設施、害怕急轉彎,容易頭暈,動作緩慢且笨拙;
本體感影響孩子協調性,出現身體不協調、不會拍球數數、寫字歪扭、空間感不好等問題。
觸覺失調——皮膚感應器失真 反應遲鈍,對疼痛沒有很大的感覺;
偏食、挑食、不愛吃菜;
愛吃手或咬指甲蓋;
情緒不穩定固執,愛發小脾氣;
陌生環境膽小怕黑,粘人愛哭,性情孤僻,緊張、退縮、不敢表現;
怕別人觸碰自己,容易吵架,自言自語無法與人溝通;
小動作多,坐不住,有時動作會怪異。
事實上,對比下來你會發現只要是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類似感統失調的表現。但是也不必過多的擔心,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通過
感統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,一旦超過12歲就會定型,無法改變。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,但長大后卻很一般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