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3.05.31 點擊:1887 次
什么是感覺統合?“感覺統合”會對人產生什么影響呢?
感覺統合,簡稱“感統”,是信息加工的過程。人在各種環境內利用感覺器官,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(主要包括視、聽、嗅、味、觸、前庭和本體覺等)輸入大腦,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組織分析,再作出適應性反應。也可以說,感統是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。
感覺統合理論(Sensory,Integration Theory)首先是美國南加州大學愛爾絲(Ayres.J.)博士于1969年提出的,感覺統合的過程使我們感受環境,并通過本體覺、前庭覺、視覺、聽覺、味覺、觸覺等多種感覺中獲取信息,把信息傳輸給大腦后作出分析和處理,做出適應性反應。
我們生活中很多行為都離不開感統,比方說當你在家,突然聽到敲門聲,聲音信息被傳入大腦,經過統合作用,大腦指揮你去開門,這就是一整套感覺統合的過程。
“聽”是感覺;大腦判斷出“有人到訪”屬于知覺;“走到門口”、“打開門”則是反應動作。“開門”這個動作看似簡單,但其實是大腦與身體共同完成了一個復雜的統合過程。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小事皆由感統關聯起來,可見,感覺統合的意義不容小覷!而對于兒童來說,感覺統合能力是孩子學習發展的基礎,它對兒童成長非常重要。
感覺統合幫助兒童腦神經鏈接,有益于激發大腦功能;感覺統合讓兒童在感受中建立認知,逐漸形成自我思考能力。感覺統合讓孩子形成良好的運動能力,身體自如活動,給孩子帶來良好體魄,發展情緒上的穩定……
贊(2)
踩(1)
本欄目主要內容為感覺統合的基礎概念性科普,讓您詳細了解什么是感統失調,什么是感統訓練,以及感統失調訓練最佳年齡段等知識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