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2.10.19 點擊:2136 次
協調性是一種能力,雖然不常被提起,但我們絕不可忽視它的重要性。有了它,身體才能自如活動;有了它,才能良好協調肢體動作。可以說,協調性是我們正常生活和學習的基礎。有些感統失調的孩子,他們動作總是不協調,看起來動作遲鈍、“笨手笨腳”。那么小孩協調性差該怎么做感統訓練?
接下來小編介紹幾個兒童感統訓練的方法,幫助孩子有效提升肢體靈活性。
1.坐上大籠球
訓練目的:改善身體協調不良,增強重力感的控制能力,刺激前庭平衡。
訓練要求:孩子坐在大籠球上并保持穩定
協助孩子坐在大籠球上,指導者可以放手,要協助保持大籠球的穩定,鼓勵孩子用屁股力量上下移動。
孩子前后、左右搖晃時,指導者可以握住孩子雙手,以協助孩子身體協調平衡。
2.跳起摸球
訓練目的:鍛煉腿部、膝蓋肢體力量及身體協調能力。
訓練要求:在孩子跳躍可及的地方懸掛一個氣球或會彈跳的玩具,讓孩子跳躍并伸手觸摸球。
一開始可以把球掛得稍低,讓孩子容易夠到。孩子觸摸成功后,再把球掛高,鼓勵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彈跳起來。
3.筷子夾豆
訓練目的:改善手眼不協調,鍛煉小肌肉精細運動能力,增強專注力。
訓練要求:將碗中的顏色不同的豆子用手夾起分類。
剛開始孩子用筷子夾比較難,可以讓孩子先用手指將豆子分出,成功以后再嘗試使用筷子。在訓練中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,促進兒童兩指捏及拇食指對指肌力,讓孩子掌握筷子使用技能。
贊(0)
踩(0)
本欄目通過文字,圖片及視頻的方式,詳細介紹各種感統失調訓練方法,簡單易懂.學習實用的感覺統合訓練方法,盡在優佳加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