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統失調到底是怎么回事?
發布時間:2021.05.27 點擊:1738 次
其實提到“感統”,它在育兒圈中的知名度算得上名列前茅。當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、好動不安、愛哭粘人、情緒不穩定以及動作不協調等“不在狀態”的情況時,身邊的人就會紛紛告訴你,“這是你的孩子感統失調了”。但“
感統失調”到底是怎么回事,很多人卻又說不清。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好好聊聊:
感統失調是什么? 感統失調全稱是感覺統合失調,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,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,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。是指我們的眼睛、耳朵、皮膚或者手這些部位接受外界的各種各類的信息,收集到大腦里,同時對這些看到的東西做出反應的過程中,出現了一些輕微的問題。
據國外的相關報道,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率在10%~30%之間,在學習方面存在困難的兒童中,14%的兒童都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。
感統失調不是病 感統失調不是病,大部分孩子,嚴格說只不過是缺乏相應的刺激,不需要醫學干預。尤其是0~3歲是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期,孩子的感官仍處于發育狀態,感統不健全,是一種正常現象。
但如果這個階段孩子的感知覺系統沒有受到足夠的刺激,在3歲之后就很容易出現感統失調的狀況。特別是6~12個月,正是寶寶學爬、學走的關鍵期,錯過了,寶寶的身體會有很多潛力受到限制。
感覺統合能力在6歲前是最佳的發展時期,12歲之后感覺統合就基本定型難以矯正。所以6歲前,家長一定要重視給孩子多做一些多感官刺激類的活動,幫助孩子感統發育達到良好狀態。
如何幫孩子進行感統訓練 當孩子面對一項挑戰,而且能作出有效回應時,他就會覺得好玩。從某種程度上來看,“好玩”就是用小孩的話來表達“感覺統合”的詞語。
想一想我們小時候愛玩那些有趣的游戲,比如爬樹、溜冰、跳繩,甚至在泥坑里踩……那都是鍛煉感知覺的最佳時刻。
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些感統訓練游戲,讓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提升各種能力。
通過以上所述,相信大家對感統失調是怎么回事已經有所了解,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存在感統失調,可以及時去醫院或感統訓練機構做一個系統的測評檢查,搭配在家做一些感統訓練,或者選擇專業的
感統訓練課程,孩子感覺統合的發育會更加全面,對日后的學習也有幫助。